中国美术家旗下网站
综合新闻

      绣色旋风:粤绣工艺走入当下生活

      分享到:
      作者:郑静来源:中国艺术报2023-03-22 08:01:55

      粤绣工艺传承与创新研修班学员创作的粤绣创新口罩作品

        多彩精美的粤绣口罩与粤绣主题数字艺术作品日前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刮起了一阵粤绣主题的“绣色旋风”。这场名为“文化之美·绣色可观”的粤绣成果展,由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旅部重点实验室主办、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支持,向观众展开了一场关于粤绣融入当代生活的思考与尝试。

        粤绣工艺的新生代如何出“新”?

        粤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与苏绣、蜀绣、湘绣齐名,其历史悠久并以色彩稠丽、布局饱满而著称。截至2022年,粤绣下辖的三个刺绣品类(广绣、潮绣、珠绣)均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然而,在今天,繁复耗时的刺绣仿佛已难以适应当下的快节奏,不断提升的人工成本不断蚕食广绣最引以为傲的外贸份额,年轻一代对宗族、神佛思想的冷淡也使得潮绣少了用武之地。大师们正在逐渐老去,但传承他们衣钵的弟子们,却亟须寻找一条能够突破困局的创新之路……

        顺德富德工艺品有限公司(原顺德刺绣厂)是中国最大的广绣实用绣出口企业和欧洲最大的广绣供应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加工地遍布全国15个省区、100多个县市,拥有绣工36000多人,年出口10万张广绣披肩到西班牙,占该产品全国出口量的40%。据厂长郑乃谦介绍,2008年到2018年,中国绣工的人工成本上涨了80%,出口量锐减。目前该企业仅有绣工3000余人。他的女儿郑茵坚信每个时代的刺绣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受众,而体现时代特色的“新”是她不断找寻的方向。

        梁秀玲与女儿梁晓曼的家族自1838年以来便祖祖辈辈从事广绣行业,至今已传承到第六代。从家居实用绣品,到外贸刺绣订单,再到广绣收藏画和礼品画,梁氏家族业务重心的调整映照出百年来广绣市场的变迁。近十年来,支撑广绣观赏绣的高端礼品市场萎靡,梁氏家族的新生代们也在努力做出调整,不断试水广绣文创与广绣体验课程开发。国家级大师陈少芳是广绣“丝线色彩构成法”和“现代人物绣法”的开创人,曾创作了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广绣观赏绣作品。她的孙女谭靖榆则将广绣大胆应用于汉服的设计中,获得了大批汉服爱好者的追捧。

        潮州忠勉绣庄的宋氏父子精于佛寺与民俗绣品,其作品供应国内各大寺庙。据儿子宋徽介绍,相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绣庄生意的“供不应求”,如今的市场确实大不如从前,绣工群体的老龄化与年轻人对以刺绣为事业的抗拒也十分普遍。对此,他一方面坚持对传统潮绣技法的守护与承袭,另一方面认可创新的巨大价值,并积极进行潮绣纹样的更新。师承潮绣大师李淑英的詹惠娜曾多年专注平面观赏类潮绣创作,2015年开始逐渐意识到潮绣与日用品结合的必要性,她曾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李迎军合作潮绣旗袍“凤穿牡丹”系列。

        2021年5月,这些年轻的粤绣传承人齐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国内其他绣种的传承人和相关行业设计师一起,参与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粤绣工艺传承与创新研修班。在老师们看来,这些年轻人作为粤绣工艺的新生代,在未来要担当起连接工艺与设计、与艺术的艰巨任务,因此为传承人与设计师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契机,激发传承人探寻他们所希望实现的“新”是本次研修的重点。也正因为如此,基金项目组不仅邀请了著名的服装设计师、跨界艺术家为学员授课,更在课程后期通过“口罩”的命题式创作任务,让传承人与设计师的交流合作延伸到了课外。最终,研修班的学员共计完成了数百件粤绣创新口罩作品,并在年度成果展上集体亮相。

        粤绣在当下可行的发展方向

        传统工艺的保护与传承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在保护层面,做好对工艺本身、工艺精品及其从业者的认定,搜集、整理并建立档案,政府为传承人提供资金、展示、推广等支持,都是传统工艺保护的普遍思路。但涉及到传承,不同的工艺需要针对各自面临的问题,寻找解题思路。

        2018年以来,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以漆心可见、金有所属、影戏人间、绣色可观为主题,相继完成了针对山西漆器髹饰技艺、云南金属工艺、陕西皮影技艺、广东粤绣技艺的系列项目,每年的年度成果展便是基金一整年理论研究与创新实践的集体亮相。

        《文化之美·绣色可观:广东粤绣技艺白皮书》由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与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旅部重点实验室团队通过为期一年的考察研究撰写发布,书中通过对多个刺绣创新案例的整理与分析,总结了粤绣在当下可行的发展方向。首先,牢牢把握现代人普遍认可的刺绣应用场景,即婚嫁。钉金绣龙凤裙褂作为广绣与潮绣融合的代表,是粤绣的经典品类,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进入民间以来,已成为当前婚礼中式服装的首选。以手工刺绣之灵动、传统纹样之吉祥服务新人对未来的期许,是粤绣融入当下生活的方式之一。其次,抓住“国潮”的契机,提取粤绣经典纹样并扩大其应用范围。岭南地区的自然风光、特色物产和传统的龙凤祥云题材都在粤绣技艺的加持下呈现出独特的美感,对这些纹样的整理与再利用是粤绣文创的重要方向。再次,打破对机器刺绣的偏见,以手工刺绣愉悦人们的精神世界,以机器刺绣辅助服务于大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二者优势互补,共谋传统工艺的当代出路。最后,把握传统刺绣工艺对高级定制服装的加持作用,梳理刺绣服务高定的合理流程,使高定成为粤绣工艺的保护性栖居地。

艺术新闻
艺术评论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美术家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网络110报警服务   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
Processed in 0.054(s)   7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90(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