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家旗下网站
综合新闻
    1. 再聚米兰 清华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大会开幕
    2. 2025年11月15-16日,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米兰艺术设计学院、清华大学中意设计创新基地承办,2025清华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大会在意大利米兰召开。 本届大会以“未来语境:艺术设计教育的新范式”为主题,来自中国、意大利、英国、美国、奥地利、比利时、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与地区的百余位艺术设计院校的院校长、教授、学者以及产业界的代表齐聚米兰。 在两天会期里,通过8台主旨演讲、2个院校长圆桌论坛、4场主题论坛、2个平行研讨会以及国际艺术与设计系列工作坊等丰富的会议日程,展开了跨领域、跨文化的深度沟通,从理论到实践的经验分享,共同探讨AI时代下艺术设计语言的演绎与变革,探讨如何在新的语境中重构教育 [详细...]
    1. 苏东坡《偃松图》再现京城,为保利拍卖“秋日之珍”精品展增色
    2. 苏轼《偃松图》 水墨纸本 手卷 11月20日,保利拍卖二十周年“秋日之珍”精品展暨苏东坡《偃松图》特展在北京新保利大厦开幕。中国书画、古代书画(含古籍)、中国古董珍玩、现当代艺术、名酒五大门类、百余件跨越千年的艺术瑰宝汇聚于此,铺陈出一场穿越古今的文化盛景。 尤为展览增色添彩的是,与精品展同场举办的“苏东坡《偃松图》特展”,展出了(传)苏东坡存世名作《偃松图》。《偃松图》自清末流出宫禁后一直收藏于私人藏家,成为收藏界的传奇,很多业内人士都只是听说却从未见过原件。此次展出,是继2021年为庆贺清华大学110周年华诞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隆重展出 [详细...]
    1. 荣宝斋展出价值数十亿“田黄王”
    2. “北京荣宝2025秋季艺术品拍卖会”线下拍卖将于11月30日举办。眼下,“北京荣宝2025秋拍精品展”正在荣宝斋大厦一层当代艺术馆展出,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精品展共展出近60余件作品,涵盖中国书画、古董文玩、佛教艺术等门类,可谓佳作云集。其中书画囊括齐白石、张大千、吴昌硕、黄宾虹、李可染、傅抱石、徐悲鸿等诸多名家书画珍品。 另有一批荣宝斋库存作品,来源清晰、流传有序、题材广泛。其中九件荣宝斋珍藏库出作品将在本次秋拍隆重推出的“荣名为宝·书画作品专场”上拍,包括齐白石《花鸟册十一开》《荔枝图》《鸡冠花》、傅抱石《溪亭观瀑图》、吴昌硕《石榴图》 [详细...]
    1. “中得心源——池沙鸿中国画作品展”在义乌开展
    2. 《最美浙江人》,248cmx653cm,2018年,池沙鸿 “中得心源——池沙鸿中国画作品展”于义乌七墨美术馆开幕,展览将持续至11月30日。 本次展览由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浙江画院、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义乌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共同主办,义乌市文化馆、七墨美术馆及世界义商总会文化艺术委员会联合承办,集中呈现池沙鸿先生50余件精品佳作,全面展现其在当代中国画领域的深厚造诣与温润人文情怀。 作为人物画领域的杰出代表,池沙鸿先生多年来致力于融通传统写意精神与科学写实手法,以扎实的造型能力承载文人的笔墨意趣,在精准的人物刻 [详细...]
    1. “和——刘春潮艺术作品巡回展(上海站)”将开展
    2. 由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漆画艺术委员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主办的《和——刘春潮艺术作品巡回展》,将于11月21日至11月30日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展出(11月22日下午2:00开幕)。这是刘春潮今年继意大利展览之后的第二站,共展出其近八年来创作的100件漆画作品。 刘春潮是个国际型的艺术家,身兼诗人、艺术家多重身份。他穿行于音乐、诗歌和绘画之间,流连忘返。二十余年来以中国莲、煌·寰、莲若禅心、一河两岸、暗香、净花菩提、莲知般若、界·无界等主题在世界各国举办巡回展,获得众多殊荣。《和——刘春潮艺术作品巡回展》之所以取名为“和”,无非是“和”与“荷”、“合” [详细...]
    1. “东西南北六人行写生展(太原站)”在太原美术馆开幕
    2. 11月18日,“东西南北六人行写生展(太原站)”于太原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蔡群、孔维克、王新伦、狄少英、陈琳、郐振明六位艺术家联袂呈现,是继南昌、济南、厦门成功举办后的第四站巡展。 展览汇聚80余幅水墨人物写生精品,题材广泛,捕捉了不同地域的人文风貌与生活瞬间。作品在融汇西方造型观念与中国传统笔墨的同时,深刻体现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洞察。 作为巡展的重要一环,太原站不仅为山西观众带来了多元的艺术体验,更通过跨地域对话,促进了本土与全国水墨人物画界的交流互鉴,为区域艺术生态注入了新的活力。 [详细...]
    1. 马卫巍的大写意 | 色彩明丽而不陷俗艳,构图简净而意蕴丰厚
    2. 在当代中国画坛,马卫巍以其清新脱俗的花鸟小品,构筑了一个生机盎然的艺术世界。观其近期创作的石榴、寿桃、墨梅、墨葡萄、柿子等系列作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青年画家对传统笔墨的精妙把握,更是一位思考者对中国画当代命运的深刻洞察。作为画家、作家、美术教育家与美术理论研究者的四重身份,在马卫巍身上实现了难得的统一,这使得他的艺术创作既有技法的精湛,又有思想的深度,更有传承的担当。 马卫巍的花鸟小品,首先令人惊叹的是其对传统笔墨语言的当代转化。他笔下的石榴,饱满丰盈,以淡墨勾勒轮廓,以浓墨点染籽实,墨色交融间,既有徐渭的洒脱,又有齐白石的朴拙,却又不失自己的清新格调。那些 [详细...]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艺术新闻
艺术评论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美术家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网络110报警服务   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
Processed in 0.177(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