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家旗下网站
美术史论
    1. 走向文化美学(2)
    2. 关于文化研究,美国学者卡勒教授在《文学理论》(牛津大学1997年版,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中曾有较为精辟的评述。文化研究在西方从60年代兴起,但其实在19世纪就已有萌芽。从歌德、卡莱尔、爱默生的时代就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著作,它既不是评介文学作品,也不是思想史,也不是哲学、社会学,而是所有这些的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类型。到了这个世纪的60年代,从事文学研究的人开始研究文学之外的著作。文化研究已经不只是对文学作研究,而是涉及广泛的社会领域,用卡勒的话说,它“包括人类学、艺术史、电影研究、性研究、语言学、哲学、政治理论、心理分析、科学研究、社会和思想史,以及社会学等各方面的著作”(第4页)。发展到90年代,文化研究成了人文科学一项主要活动。文化研究的对象,已扩展到整个广义的文化领域:“令人吃惊的是,随着文化研究的发展,已经说不清它究竟跨了多少学科 [详细...]
    1. 走向文化美学(1)
    2. 也许仅只是我的一种直觉印象。我感到,文艺学或艺术学在近几年正在向两个方向发展:音乐、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的研究越来越趋向门类专门化,音乐美学、舞蹈美学、戏剧美学等越来越深入探索不同艺术独具的艺术奥秘,各自遵循的“自律”。但是,对文学的研究,却越来越趋同于文化普适化,把文学与整个文化融合起来,逐渐向文化研究转移。   本来,多年前就知道西方当代美学早已出现向文化研究转移的趋向,没有想到,这种趋势很快在我们这里也出现了。   有朋自远方来,畅谈之后更加深了我的这种印象。多年不见的香港中文大学美学教授王建元博士前不久来访,他的一番宏论使我越发感到,我们这个时代的变化真是太快。这位在台湾曾以研究“雄浑”、“崇高”著名的美学博士,坦率告诉我,他现在不研究抽象的美学问题了,已经转向文化研究,关注很具体的文化现象,如:西方文化如何影 [详细...]
    1. 潘天波:美学如何言说“思”与“证”
    2. 摘要:本文试图从西方美学困境切入,力图剖析美学应有的“思”“证”法则,揭示建构科学“思”“证”法则的学科意义,意在使现代美学研究走上科学方法与人本研究相统一的轨道。 关键词:“思”与“证”;困境;法则;学科意义 “思”与“证”是美学里重大的方法论范畴。“思”与“证”既是起点,又是过程。如何“思”?从“上”往“下”“思”,还是从“下”往“上”“思”?如何求“证”?是实证,还是史证?谁在“思”?“思”的对象是什么?为谁“证”?“证”应该遵循何种法则?“思”与“证”一系列问题关涉到美学如何站到科学与人文之上言说“思”与“证”的问题;关涉到美学学科定位的问题;关涉到美学学科建设的问题。本文拟就其困境、法则及其学科意义三个层面去叩问现代美学科学的“思”“证”之路。 一、“思”“证”之困境 由“理”而“思”是西方美学的最大困境。综 [详细...]
    1. 什么是实践美学
    2. 【内容提要】作者站在“新实践美学”的立场,认为在何谓实践、何谓超越、何谓生存、何谓审美这些事关美与审美的根本问题上,新实践美学既与李泽厚等的实践美学有别,又与杨春时等的后实践美学不同。新实践美学坚持“美是人对自身的确证”,“审美活动是人借助于人化对象而与别人交流情感的活动”。 【摘要题】美学理论问题 【关键词】新实践美学/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 【正文】 拜读了杨春时先生发表在《学术月刊》今年第一期上的《新实践美学不能走出实践美学的困境——答易中天先生》一文,感到双方真正的对话并没有形成起来,主要是文中所涉及到的不少概念讨论双方的理解并不一致。这也是当前国内大多数学术争论的通病,它使得加入争论的人常常是自说自话,答非所问,众声喧哗,却不会产生任何促进学术的成果。在此,我作为“新实践美学”的一员,试图通过对一些基本概念的澄清,来表 [详细...]
    1. 中国当代摄影人的八大等级评述
    2. 我是一位从事摄影工作10几年的老摄影人了,从当初的认识摄影到学习摄影和进行摄影创作,一步一个脚印。我也经历过以下几个类别的人生,从“照相者”开始一直到“知名摄影家”,所以我从我的生活体验和社会的观察中,总结了“中国当代摄影人的八大等级评述”一文贡献给广大摄影人士。   1.照相者:这是摄影领域里面最大众化的摄影人,也是比例占有数量最多的,他们所使用的器材都是千元左右的“傻瓜”相机(有数码的也有传统胶片的),此类相机的成像质量一般不高,但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足够了,因为他们对摄影技术只是略知一二,在他们的心中相机只是作为旅游和家庭成员团聚留念的一种工具。他们被誉为“当代最普通的照相者”。   2.摄影爱好者:在中国约有百万摄影大军,摄影爱好者是其中人数最多也是最为活跃的一支队伍,他们基本上每人约有1--2部数码或者是传统单反相机。在他们 [详细...]
    1. 新闻摄影的主体意识
    2.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摄影工具变得越来越先进。技术已不再是限制摄影记者的主要因素,记者的主体意识在摄影中变得空前重要。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行,中国摄影记者开始直面巨大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如何同世界范围内的优秀摄影记者竞技胜出,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摄影记者意识观念的转变。   一、主体意识及其在新闻摄影中的地位与作用   所谓主体意识,就是人对于自己作为主客体关系中的主体的自觉认识和能动把握。其具体内涵有:独立自主性、责任使命感、主观能动性和进取精神。人首先有对主体地位的自觉,不但意识到自己“独立”于客体,而且懂得自己作为主体能“自主”,进而弄清自己在主客体关系中是什么角色,享有怎样的社会权利和责任,又承担着怎样的历史使命。明确权责之后,主体就要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具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 [详细...]
    1. 定格瞬间的大师——兼谈人物摄影的价值和意义
    2.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划时代的世界,人类的进步更需要我们人物摄影师用艺术的创造力拍摄出艺术精品,用摄影这种超国界的无声语言体现艺术的价值。对于人物摄影作品,我始终有点偏爱,当然仅局限于欣赏。近日,我意外地发现荷兰摄影师罗伯特•凡•德•休斯特先生的《古巴本色》、《古巴人》这两本画册。 这两本并不算厚的画册,之所以能吸引我,除了书中收录的百余幅形神俱佳的人物摄影之外,还有就是画面如油画般的经典。 《古巴本色》、《古巴人》是一本形象的摄影作家的传记,也是一册现代历史的风情画。 罗伯特先生摄影作品的本色是一个“真”字,坦荡清纯,胸无宿物,那是和诡谲多变的现实生活相矛盾的。 罗伯特先生的作品是“人和家”,现代人的厄运和困难是“无家可归感”。摄影家思考的就是唤醒你、我、他(还有她)的“家园感”,使丧失家园的人 [详细...]
    1. 关于商业摄影与艺术品的断想
    2. 一   商业,本质上是赤裸裸的赚钱行为。艺术,被人们看作是真善美精神的结晶。商业和艺术,似乎是两个相距甚远的世界。然而,在经济社会中,无论是谁,是什么事,都离不开钱。正如民谚所说:金钱固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也是万万不能的。   其实,杰出的艺术品,其价值也并非仅仅由专家来评定,更权威的往往是靠市场的认可度来判定。我国当代杰出的画家吴冠中、陈逸飞、丁绍光、韩美林等人有蛮声海内外的成就,他们的作品在市场上的拍卖价,往往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西方梵高的光芒四射,也不是因为有谁对他的作品有过一语定乾坤的评价,但他的《向日葵》曾以8700万美元的天价被人买走。   看来,商业与艺术,又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水乳交融的世界。 二   二十年前的中国摄影界,尚是一个远离金钱的世界。发烧友搞摄 [详细...]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艺术新闻
艺术评论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美术家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网络110报警服务   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
Processed in 0.271(s)   33 queries by cache
update: